上周我们进行了IE知识培训,从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:我们的一小部分同事还缺少一种“改善的意识”及“质量的意识”,他们认为“改善的意识”及“质量的意识”只是IE工程师及品质人员需要具备的,与己无关。
下面,略述愚见:
什么是“意识”呢?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,是感悟、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,是人们内心活动的一种过程。意识的高低将在每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中得到体现,导致行为活动结果的改变。
企业要发展,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要提升,离不开对人的意识教育和培训。从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等IE改善原理分析和“人、技术和管理”的三大质量管理要素来看,“人”都处于主导地位,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人的改善意识和质量意识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。因此对企业员工的“改善意识及质量意识”的提升就显得更为重要。因此,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,则首先要从提高全体员工的“意识”开始。
企业员工“意识”的提升可从多个方面进行,如管理的执行,工作行为及教育培训等等。对于意识的管理,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只喊“口号”或不加速的定性慨念层面,而没有评价,没有检查。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,检查和评价体系,只凭一贯的思想教育、宣传来进行意识的提升,将难以避免其他工作的盲目性,实际操作的无序性。这在多少次的质量投诉与质量问题的发生中,我们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训,也清醒的认识到提高质量意识的重要性。但有的同事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,要如何进行改善与控制?使质量意识的优劣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,使所有员工在工作中能不时的感觉到工作的压力与动力,从而保证在任何细微的产品缺陷都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,同时要增强工序的操作性。改善无止境,为了防止实际操作的执行不力情况,管理人员要定时与不定时的进行监督、检查,对生产线存在不足的进行培训与指导,让所有员工从“要我做”转变为“我要做”,并且严格执行对待缺陷的“三不”政策:不接受、不制造、不传递,而不仅仅靠他人去改善和控制;诚然,改善和质量确实是IE及品质人员的本职工作,然而动员全员参与进来,开动脑筋、集思广益进行过程中的总结、改善和控制,岂不快哉。
意识的管理就是让无形的意识与有形的工作效率及质量结合起来,让模糊的意识与员工的绩效结合起来,让管理体制起到实质性的作用,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培育出高意识的员工,为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生产工程部 王德奎